6月25日上午,我校在综合楼1802会议室召开今年第十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精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各党总支书记参会。会议由党委书记彭魏滨主持。
▲党委书记 彭魏滨
党委委员、副校长季凌斌,党委委员、组织统战部部长郑庆柱领学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2021-202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新华社 2023年4月21日)、理论文章:《从政策、实施、服务三个层面优化营商环境》(《 人民日报 》 2023年5月11日)。
▲党委委员、副校长 季凌斌
▲党委委员、组织统战部部长 郑庆柱
党委副书记、校长戴海东作中心发言,谈了关于“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2021-2023)”的学习体会。
▲党委副书记、校长 戴海东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伟国作中心发言,谈了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体会。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胡伟国
会议指出,优化营商环境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服务企业惠及百姓的重要内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工程,事关发展的吸引力、承载力。全校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自觉站在政治、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结合当天的学习内容,彭魏滨代表学校党委作总结讲话,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全面提质增效。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大浪潮中,学校要以打造高等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标杆校为契机,围绕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优秀的产业工人、更强大的科研技术力量、更专业的职业培训服务,为助力产业经济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要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来认识我们职责使命。要坚持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学校办学政治方向,发挥党的领导的独特优势,坚持扎根中华大地办教育;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善于运用教育资源、红色资源,上好大思政课,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责任担当。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对当前复杂尖锐的意识形态斗争,把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更加深入细致。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发展短板。二十年来,“八八战略”指引浙江发生了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的精彩蝶变,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浙江篇章”,推动浙江教育事业取得巨大进步和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自觉运用“八八战略”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学校要以“双高”创建、温台职教创新高地建设为抓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发展赋能,坚持需求导向,既要大刀阔斧改革创新,又要精雕细琢精耕细作,不断提升专业学科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匹配度、“错位发展、特色取胜”的辨识度和助推温州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力争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等方面有更大作为。
三是坚持成果导向,彰显担当作为。学校持续强化学校的社会服务意识,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创新思维,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围绕数字安防特色产业、新能源等地方战略新兴产业,主动对接温州市发展“城市大脑”“数字云商”“未来社区”新技术、应急安全新产业等“四新”经济领域,不仅要为温州产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而且要给予地方发展政策决策咨询和项目科研技术支持支撑。
学校结合打造职教高地中强化产教“五个对接”要求,集中精力完成温州数字安防科创园、未来城市研究院、温州数据学院、乐清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温州智能锁具学院、温州市天空地态势感知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的战略部署与落地实施,形成深化产教融合、密切校企合作的示范样板工程,同时,学校也要积极瞄准温州市未来的万亿级规模产值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办好温州市新能源学院,助力温州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
供稿: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