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引领方向,先锋凝聚力量。在奋力书写安防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征程中,我校各级党组织发挥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战斗堡垒作用,锤炼出一支始终践行初心、争当时代先锋的党员队伍。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充分展现新时代我校党建工作丰硕成果与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貌,学校特别策划推出“党旗飘扬·先锋力量”系列专题报道。
今天推出系列报道第5篇!
智能建筑学院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为核心理念,依托学院在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的专业特色优势,着力打造“安澜盾”党建品牌。党总支构建了以“五同党建”为内核的基层党建工作矩阵,通过系统化设计、项目化推进、品牌化打造,形成“党建引领强、业务融合深、育人成效实、服务贡献显”的特色工作体系,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安全建设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
“党建+引领”:
筑牢思想根基,与时代同频共振
学院党总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系统构建思想引领体系,确保办学方向始终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同频共振。一是深化理论武装根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常态化开展“筑廉工程”警示教育(39期)、“漫画说纪”微课(5期)、“读原著、悟原理”(87期)等活动,筑牢信仰之基。二是创新廉洁教育载体。打造AI廉洁教育IP“廉心鹿”,深度挖掘温州本土廉洁文化资源,每月发布廉洁微视频,实现教育可视化传播。三是打造沉浸式思政场景。创建“行走的思政课”(如12公里徒步祭英烈,串联“革命烽火”等红色教育点)、“音乐思政课”(如“征途向上”草坪音乐会融合朗诵、红歌、军旅元素)、“光影思政课”等品牌,让红色精神可感可触。通过立体化引领矩阵,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显著增强,切实筑牢与时代同频的思想根基。
“党建+学习”:
深化立德树人,与育人同心同德
学院党总支坚持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成果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以党建引领筑牢立德树人根基。一是强化师德铸魂。健全长效机制,落实“四合院”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将思想政治和师德规范要求融入《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综合测评方案》,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二是深化“三全育人”体系。打造“一体五翼十聚焦”思政育人品牌,实施“建筑+”五育筑梦工程,构建党组织主导、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三是聚力精准护航。特别关注特殊群体,由党总支牵头实施“石榴籽·根系相连”成长护航计划,组织党员与31名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帮扶,在学业指导、文化适应、心理疏导、就业帮扶等方面精准发力,成效显著:2025年学生参加温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荣获二等奖,充分展现了民族团结教育的扎实成效,挂科率有效降低,就业帮扶扎实推进。四是抓实日常浸润。坚持党组织引领下的常态化思政工作机制:班主任“周周有主题”班会、辅导员“月月下寝室”谈心、院领导“季季送关爱”走访,共同构筑浸润式思政育人场域。通过以上举措,党总支有效凝聚育人合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切实实现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同心同德。
“党建+成才”:
驱动教学科研,与中心同声相呼
学院党总支以党建引领教学科研核心工作,通过建强战斗堡垒、激发党员先锋作用,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教工党支部作为“双带头人”工作室培育单位,充分发挥党员骨干教师在科研攻关和教学改革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组织党员领衔攻坚重点教科研项目,带动学院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荣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0项、省级9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及课程建设项目多项;发表权威及高水平论文35篇;横向经费到账149.02万元(2024年校内领先)、纵向经费15.83万元。“丁点星光AIGC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成功获评省级立项,聚焦智能技术赋能思政教育创新;围绕党建与业务融合开展的专项研究(如《融媒体视域下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高校党建工作路径研究》)获省级专项立项。通过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有力驱动了教学科研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实现了党建与中心任务同声相呼。
“党建+实践”:
践行志愿服务,与行动同心协力
党总支立足专业优势搭建实践平台,组建学生党支部“蓝焰火”消防宣讲团与教工党支部“防火墙”技能服务队,引领师生党员在服务社会中践行初心使命。社区安全防线构筑:“蓝焰火”团队深入社区,通过专业宣讲、公益课堂、技能培训“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开展消防安全调研与知识普及,累计覆盖20余个社区。社区安全技术赋能:依托教工党员专业技术力量,为社区等重点场所提供消防隐患排查、设施维护检测、安全演练指导等深度技术服务,筑牢基层安全屏障。在党总支组织的“防灾减灾宣传周”等专题活动中,师生党员通过“专业实践公开课”等载体,既精进专业技能又服务群众需求。如今年5月开展的防灾减灾活动中,党员现场示范应急救援技能,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实现能力提升与服务贡献双赢。通过制度化、专业化、场景化的实践机制,师生党员以行动诠释责任担当,彰显党建与志愿服务同心协力的聚合效应。
“党建+服务”:
融入区域发展,与地方同向同行
党总支主动对接区域安全发展需求,牵头构建“安澜盾”校企地党建联建机制,与温州市水务集团、革命烈士纪念馆、瓯越小学、诚达交通发展公司等党组织共建“红色堡垒,安筑未来”协同平台,推动实现:党建共建制度化、人才共育精准化、资源共享实效化、发展共赢成果化、深化校地企合作。同步推动产学研深度嫁接,主导共建温州市韧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城镇管道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筹),为温州“韧性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将专业资源转化为服务区域安全的现实生产力,学院党总支在融入地方发展中彰显了党建引领同向同行的职教担当。
智能建筑学院党总支以“安澜盾”品牌为统领,通过构建“五同党建”工作模式,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学院中心工作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提升。这一模式有效破解了“两张皮”难题,将党的组织力转化为强大的育人合力、创新活力和服务效力:在思想引领上,打造了入脑入心的思政教育新范式;在人才培养上,构建了五育融合、精准护航的育人新生态;在专业发展上,催生了教学科研竞赛的丰硕成果;在社会服务上,不仅锻造了以“蓝焰火”、“防火墙”为代表的专业志愿服务力量,更通过“安澜盾”校企地党建联建项目及共建研究平台等,深度融入区域安全发展大局。
供稿 | 丁久萍 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