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至9日,四集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在央视综合频道和浙江卫视晚八点档播出。广大安防师生热切关注,通过多种方式认真收看学习,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心得,畅谈感受。
党委书记 彭魏滨
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深厚溯源与鲜活实践,充分证明了文化在浙江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独特而重要的分量,深刻揭示了文化作为“国家之魂、民族之根”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更是特色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精神灯塔。作为以数字安防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安防学院以“十年事业五年干”的韧性闯劲,锤炼了安防精神,缔造了学院10多年的高速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将牢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聚焦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等重点领域发展趋势和需求,探索把文化力量融入立德树人、科研创新、服务发展等全过程全链条,守正创新推动文化传承与办学育才、赋能发展同频共振、融合互促,为创新温州建设培育具备“五强”特质的时代新人,为温州加速打造浙江“第三极”贡献安防力量。
校长、党委副书记 胡伟国
《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电视专题片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文化工作的深刻思考与实践,也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指导地位。学校坚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育人全过程,做到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青年学生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者融为一体。学校坚持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发展,筑牢文化育人根基,通过创新“五育并举”融合育人体系,培养具备“忠于祖国、勇于担当、善于执行、严于纪律、敢于创新”的“五强特质”安防青年。学校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毫不动摇地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紧抓思想背后的强大真理力量,作为校园文化工作的重大理论指南与行动实践准则,扎实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育人事业。
教务处处长 侯晓华
《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中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走在前列”的使命感,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开展扎实有效的组织、管理、服务和创新,确保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安防学院的育人沃土中深扎根、广覆盖、结硕果,源源不断地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和浙江“两个先行”新征程,培养输送政治可靠、本领过硬、作风优良、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安防人才,让文化的力量在守护万家灯火的崇高事业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团委书记 董磊磊
作为高校团委书记,我深切体会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20年实践,为高职院校铸魂育人提供了最深厚的力量。我们把“红船精神”“浙江精神”融入团课、青马工程,把“文化+科技”注入安防专业,具体做到“知—信—行”的青春闭环:一是“知”——依托“安防青语”微宣讲团,让真理以青春话语直抵心底;二是“信”——把课堂搬到良渚、南浔、枫桥等文化地标,让青年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从认知到信念的升华;三是“行”——组建“平安青年突击队”,把数字安防技术带进山区 26 县文化礼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宣传部宣传教育科科长 卢明然
《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让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伟力与时代价值。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文化发展路径生动诠释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深刻内涵。作为高校宣传工作者,我将以专题片精神为指引,锚定以师生为中心的价值坐标,聚焦师生文化期待和精神需求,进一步深化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助推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程与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师生坚定文化自信、赓续红色根脉,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宣传力量。
安全管理学院思政辅导员 林书畅
江的实践生动证明,文化自信是青年成长的根基。片中“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案例启示我们,思政教育必须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日常。一方面要善用“红色根脉”资源打造沉浸式课堂,如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另一方面需创新载体,通过新媒体传播将“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转化为网络育人素材。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内涵,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间,激励他们传承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
人工智能学院专任教师 单悠然
通过观看专题片,我深刻认识到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力量,其中“两只手”“两只鸟”等理念,既展现了习总书记对浙江发展的战略思考,也加深了我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解。作为一名专任教师,我更加坚定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信念。我将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融入文化自信的内涵,强化科技报国的价值导向,培养既有扎实数字素养又能传承文化基因的新时代数字人才,以专业优势服务数字中国建设。
应急技术学院专职组织员 李峰
专题片彰显了文化作为“根”与“魂”对民族复兴的战略支撑。作为高校专职组织员,我深感责任之重:我们不仅是党务工作者,更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与铸魂育人的践行者。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前沿阵地,组织员工作必须超越事务层面,自觉站在“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高度,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中华文明基因。要善用浙江深厚的“红色根脉”与人文底蕴,将其转化为浸润师生心灵的生动教材,引导青年在文化传承中坚定“四个自信”,答好“为党育人”的时代命题。
创意设计学院思政辅导员 洪佳琳
专题片为我们开启“旁观者”之窗,透过这扇窗,回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实践源头,展现其宏阔的文化视野与深厚的人民情怀。让我们真切目睹“浙”里文化的力量化作可知可感的实干精神,激励奋斗者勇往直前,更让青年在历史文化探寻中清晰认知“我们是谁”,让从容不迫由心而生,让文化自信生生不息。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将持续结合设计专业特色,通过开展可观、可感、可互动的红色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文化魅力、厚植文化根基、勇担时代使命,成长为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坚定自信的时代栋梁。
新能源装备学院党总支书记 彭苑茹
观看《文化的力量》,深刻体悟“阐旧邦以辅新命”的智慧。溯源浙江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昭示,唯有深植历史根脉,方能烛照未来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文化建设置于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意义深远。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坚定践行“两个结合”,解码中华文明磅礴伟力,激活文化基因。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特殊使命:要将马克思主义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会贯通,融入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在科技人文协同中培育时代新人,为浙江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注入独特而深厚的高校动能,贡献不可替代的智慧与力量。
智能建筑学院专职组织员 于雯
在深入学习《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时,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文化建设有着高瞻远瞩的布局。他把“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纳入“八八战略”,部署文化大省建设“八项工程”,搭建起浙江文化建设的坚实框架。二十年来,在这一思想引领下,浙江文化建设成绩显著,探索出独有的发展道路。作为高校专职组织员,在未来的党建工作中,应当将文化浸润作为核心驱动力,积极推动我院“廉心鹿”等文化品牌的建设,助力师生融合传统文脉与时代精神,并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筑牢信仰根基。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展现了“文化之力”与“发展之需”的紧密关联。我定会以“深耕文化沃土、培育时代栋梁”为使命,着力将文化思想转化为育人成果,凭借组织力量夯实信仰基础,用创新举措为浙江“两个先行”贡献职教力量。
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
2023级物联网应用技术1班 丁誉胜
学习“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后,我深受触动。文化,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深层动力,“八项工程”全方位提升了文化建设水平,彰显其对经济、社会的强大赋能。这让我联想到我校的校训“崇德尚能 知行合一”。在安防领域,品德是坚守正义、维护安全的基石,技能是履行职责的保障,而唯有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应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汲取养分,以德为先,提升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实践,为安防事业贡献力量,在新时代文化浪潮下,践行属于安防人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