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到25日,在中国警察协会的支持下,由公安部公安发展战略研究所城市警务研究中心和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警察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主办,我院承办的第四届警察公共关系最佳案例研讨会在温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话警察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最新成果,共谋新时期事业发展新思路,助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中国警察协会、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公安部公安发展战略研究所等单位领导和我院党委书记方勇军、院长戴海东、党委副书记李善敏等,出席开幕式,并为70多家第四届警察公共关系最佳案例获奖单位和警察公共关系杰出人才进行颁奖。
温州电视台、新华网、浙江之声、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温州电台等近十家媒体,对我院承办的这场盛会进行大篇幅报道。
戴海东介绍,安防学院正是顺应“平安社会”建设和社会治安治理体系构建的时代发展需要,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浙江省公安厅和温州人民政府联合创办的一所安防类高职院校。学院立足自身集“学军警”一体办学特色,坚持政校会企协同育人,紧密对接安防产业,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升地方服务能力,为城市安全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戴海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作为安防学院的毕业生,毕业后大多会从事社会维稳的工作,将为警民关系的发展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所以提前让学生熟悉警察的工作,对他们非常有好处。承办这样一场高规格的基于警民关系和谐的会议,就是希冀能发挥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为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安共同体,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贡献力量,为“平安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在11月24日举行的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公安大学警察公关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健,苏州市警察协会主席、公安部公安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张跃进,澳门司法警察局社区与警察公共关系处处长郑宝湘,中国体验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安防教育营地负责人刘开荣,温州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处处长胡绍耀,分别以《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公关危机新战法》《构建新时代警方公共关系的几点思考》《澳门灭罪小先锋实践》《关于少年警校发展的思考》《以数字化转型引领公安“最多跑一次”改革——温州公安“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实践》为题,作了主旨发言,并与现场嘉宾、与会代表进行了对话交流。其中,温州市公安局的发言,获得了很多专家认可。据了解,温州公安“最多跑一次”改革,得到省委书记车俊体验点赞和省长袁家军,副省长、公安厅长王双全的多次批示肯定,纳入2019年浙江省数字化转型地方“最佳实践”首批十大项目。该案例也获得本届研讨会的特别优秀奖。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严密的学术逻辑结合精彩的案例分析,为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应对提供了新观点新启发。参会者纷纷拿起相机,对专家所举的案例进行拍摄,会后索要专家的演讲PPT。来自内蒙古、河北等地的基层一线民警表示,虽然路途遥远,但专家分享的案例,都非常鲜活,听了后受益匪浅,真是不虚此行。
11月24日下午,获奖单位代表分享了“警察公共关系理论与方法”在危机公关、公关战略、内部公关、形象建设、专题公关等方面成功应用的案例。在之后的专题研讨交流环节,与会代表围绕专题公关与危机公关、社区公关与社区警校、形象建设与内部公关等内容,分组进行了案例讨论交流,对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工作提出了新战略新方法。其中,邢台特警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开辟公共关系新局面、“偷葱案奖励门”事件舆情公关等鲜活案例,让人耳目一新。
公安部公安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张跃进在致辞时称,警察公共关系最佳案例研讨会三到四年举办一届,已有十年的发展历程,得到了越来越多警察公共关系工作战线从业者的认知和肯定,涌现出了一批警察公共关系优秀案例,已形成了该领域一项具备全国影响力的品牌性活动。该研讨会为各地公安机关展示警察良好形象、学习和提高公关实务水平搭建了良好平台。
中国警察协会副会长梁胜利致辞时称,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有利于增进公安司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更容易得到社会的理解。本次研讨会,以典型的公安警察公共关系案例分析为重点,以提升警察公共关系水平作为着力点,以整体推进新时期公安工作质量为落脚点,充分彰显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警察公共关系作用的高度认同。他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11月25日上午,与会代表到浙江安防学院少年警校、少年警校教学工坊,龙湾天鹅湖社区、民警创客基地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交流学习。大家对少年警校先进的理念、完善的设施、培训的措施等,表示赞赏。与此同时,大家对智慧安防校区智能小区、创客小镇警务室等,表现出强烈兴趣,认为这些举措可以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本次研讨会,吸引了北京、广东、安徽、福建、广西、河北、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山东、湖南、四川、浙江以及澳门等地区的从事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的100多名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