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用大数据实施精准迎新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 浏览量:

10月10日,我校2020级新生古力孜巴,从抵达校门口到完成所有报到手续,花了不到15分钟。穿越了5400多公里送孩子到滨海校区校门口的孩子爸爸感慨地说:“虽然只能把孩子送到校门口,但知道你们通过大数据+精准化迎新,我们太放心了。”当天,有1600多名新生和古力孜巴一样,享受到大数据+精准化迎新带来的“福利”。

 

大数据迎新,分析报到动向

其实,早在新生报到前,我校就安排辅导员提前与学生取得联系,一方面根据防疫要求,逐一审核健康码和通行证,掌握报到前14天学生行为轨迹和健康状况;另一方面,按照“一人一档”制定返校学生信息台帐,并做好返校防疫教育工作,学生报到当天只需提供行程单、健康承诺书即可。此外,学校专门开发了迎新协作平台,学生可在系统中进行线上缴费、自助购买保险、查询寝室安排等,校方通过学生填写的资料,精确掌握每一名学生的报到时间、路线、出行方式等,再根据这些信息安排接站车辆、调配工作人员,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工作的有序性。

校长戴海东:“我校设有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相关师生团队设计开发了这一套迎新系统,并利用大数据推进迎新工作。早在疫情之前,滨海校区就以班级为单位划分网格,设立‘两长两员队伍’,建立四层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全方位掌握学情数据。这一模式在上半年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将继续应用于新生班级管理之中。”

 

 微信图片_20201010114656.jpg

精准化联系,了解个性需求

在大数据采集信息的基础上,我校还就一些“关注点”进行了精准化联系。小才(化名)同学来自青海省,是一名藏族学生,来校之前,辅导员于老师就多次联系他,就民族文化、语言情况、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等进行多方面交流,“其实起初对来温州学习生活,是很忐忑的,但是老师给了我很大帮助,让我觉得所有困难都可以解决,现在感觉踏实多了。”小才同学如是说。

另外,对于几位身体不方便的学生,我校提前安排了足够的无障碍寝室,还和他们一一取得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力满足。当得知其中一位学生希望能与其他同学共住普通寝室时,学校立即进行沟通,评估各类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进行了合适的安排。对此,滨海校区管委会主任范茂盛表示:“我们在做好整体迎新工作的同时,会尽力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安心心到校,高高兴兴学习。”

大数据+精准化还确保了我校当天迎新工作的有序性,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五大队一中队的黄警官对此高度肯定:“早在9月底,安防学院就发函致电我们,告诉我们今天学校接站、自驾车到校的时间段和车辆数,并规划了报到点、封闭路段和自驾车临时停靠路段,说明校方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相关数据。这对我们有针对性地部署警力协助交通疏导有很大帮助,今天报到现场外围整体情况良好。”

 微信图片_20201010114700.jpg

一站式服务,解决后顾之忧

为了让新生提前了解大学生活,打消各类疑虑,安防学院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新生答疑、报到指南、防诈骗提醒、校园生活攻略、学生手册学习等系列推文。为了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学校发布了《相约滨海|致2020级新生家长的一封信》,为每个班级家长组建了微信群。为确保信息传达的有效性,校方组建了新生联络群,辅导员、班主任实时在线联络答疑。

报到当天,学校不仅安排了接送大巴,还配备了“随车讲解员”,详细介绍校园情况,加强安全教育。学校还提前对所有寝室进行了卫生清理,并为每个寝室配备了必要的生活用具。学校门口,青年志愿者一面引导新生办理报到手续,一面帮助将行李送运至寝室。在以班级为单位设立的报到处,从健康信息收集、报到注册再到物品领取,所有程序都简化并高效执行。

据悉,今年我校迎新工作将分两批进行,10月18日,本部校区将迎来第二批新生报到。

微信图片_2020101011470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