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让我换件干净的衣服再拍照哈!”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安防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蒋易珂的父亲,在家门口拆开女儿“国家奖学金”的挂号信时,迫不及待地和荣誉证书合了个影。这封跨越150公里的特殊“家书”,正是安防学院创意设计学院“荣誉到家”活动的缩影。
学院辅导员正在装喜报(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蒋易珂父亲(右)
学期伊始,80余份“报喜家书”开启了一场“喜悦速递之行”,让安防学子的荣誉通过“绿色信使”抵达全国各地的家人手里。
该校学生陈碧霞的爸妈捧着“省政府奖学金”证书,眼睛笑成月牙:“我们真的很感谢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给我女儿展现的机会。我们就盼着孩子继续加油,一步一个脚印,争取毕业后给学校报喜!”
章达豪的姐姐收到弟弟省政府奖学金的证书时,开心得不得了:“真是太意外了!收到证书,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这小子从小调皮捣蛋,学习上没少让人操心,这次拿奖,让我们感受到他在学校里长进了不少。接下来,我们家长肯定配合学校,让他‘愈学愈燃’!”
“省政府奖学金证书、创新创业竞赛奖状、乡村振兴实践日志……知道孩子的成长比什么都更让我安心。”翻着这本特殊的“成长册”,该校学生杨阳光的母亲言语间尽是骄傲。
突破传统“告状式”家校联系,安防学院创意设计学院打出“喜报组合拳”,线下开启“喜报到家”通道,云端搭建“喜报速递”平台,改只“报忧”为多“报喜”,主动分享学生作业成果、竞赛动态和实践收获等,构建立体化育人图谱。这种创新反馈机制,建立起“学校+家庭+学生”三维育人新模式。
该校学生李奕睿在获得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后,笑着说起父亲的变化:“以前我爸不怎么关心我的学业,现在经常主动帮我搜集比赛信息。”
另一名学生方昊良拿到“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的证书后,喊来爸妈和弟弟一起合影。他的妈妈感慨:“以前我们只盯着考试分数,现在发现,多实践才能学到真本事!”
安防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徐继承说,“荣誉到家”活动让家长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看法。通过“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基、美育润心、劳育砺行”的“五育”培养模式,家长惊喜地看到,实训车间里走出了省级技术能手、设计图纸变成了颇具潜力的创业项目、非遗工坊孕育出了文化传承人……这些鲜活的成果让家长们真切感受到职业教育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