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安防

中国蓝新闻|浙江安防学院“数字春耕”行动:无人机解锁油菜花田“智慧密码”

发表时间:2025-04-09 来源:黄露莹 卢清 浏览量:

温州市瓯海区郭溪街道任桥村1100亩油菜花田上空,一架搭载着多光谱成像设备的无人机,正低空掠过花海,如同“天眼”,将油菜花生长数据回传至地面控制系统。这是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装备学院“数字春耕”行动的日常场景,也是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从“靠天吃饭”到“数据种田”

在这架无人机掠过花海时,任桥村农户李大哥正通过手机屏幕,欣喜地观赏着:“过去我种植油菜花,苗子长多高、哪里需要补种,全凭经验。现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哪块田缺肥、哪片苗染病,生长周期摸得一清二楚!”安防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团队,通过多光谱航拍技术成像构建“数字农田档案”,精准监测油菜花长势、病虫害情况,让种植农户告别“盲人摸象”,实现“对症下药”。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任老师周苏洁介绍:“无人机搭载的‘天眼’系统,实现了病虫害预警、高效施肥作业等功能,让传统农作穿上‘数字铠甲’。”


1744165372134843.jpeg


从“课堂教学”到“田间实践”

在油菜花田旁的临时实训点,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王佳莹正调试设备:“这学期跟着老师给农田‘做CT’,把课本里的行业应用变成实实在在的助农成果。”新能源装备学院依托“梦在云端”等志愿服务项目,将课堂延伸至乡村一线,百余名师生组成的心“翼”无人机志愿服务队,累计为鹿城、洞头、瓯海等7个县市区提供无人机飞防、环境监测等服务,足迹遍及20余个村落。除了田间实战,学院还深化“产学研训创”一体化培养模式,与10余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服务乡村中练技术、企业在项目实践中找需求、农户在科技应用中增效益,实现三方共赢的“生态链”。

从“单机作战”到“生态赋能”

作为浙江省首批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安防学院正以“数字春耕”为起点,不断拓展“无人机+”应用场景:在洞头大门镇岙底村,无人机巡航技术精准防控病虫害;在重点防火林区,无人机巡护系统有效防范火灾风险;在瓯海大罗山生态带,无人机遥感监测助力杨梅、瓯柑等特色农产品,实现种植面积动态测算与产量智能预估。


1744165386203788.jpeg


低空时代已来,安防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耕应急救援、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的“无人机+”场景应用,深化政校行企合作,让无人机从“田间守护者”升级为“城市管理多面手”,为浙江“两个先行”贡献安防力量。


原文链接:http://wap.cztv.com/articles/index.html?pubId=2466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