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安防

中国安全生产报(头版):宗旨:培养本地需要的安全专业人才

发表时间:2015-12-09 来源:徐文标刘向伟 浏览量:


      宗旨:培养本地需要的安全专业人才
  浙江温州、海宁两地安监部门与教育机构联手培养安全专业人才调查
  ■本报记者徐文标刘向伟
  截至目前,浙江省温州市安监局局长贾焕翔与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姜迪清已洽谈多次,主题只有一个:如何培养本地需要的安全专业人才。
  “我们正在起草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安全文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要树立全民安全信仰,离不开全民安全教育和人才培养。”贾焕翔说,在温州市安监局,大家已深深认识到培养专业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携手高校共育人才
  安监部门与当地高校联合办学,是温州、海宁两地培养安全专业人才的一个捷径。
  瓯江学院是温州大学规模较大的一个独立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7000余人。2014年5月,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3级学生进行专业方向分流时,在温州市安监局的指导下,尝试设置了安全技术方向的专业,并将10多名学生分流过来。
  今年5月,温州市安监局在该学院举办了“安全科技进校园”活动,讲解安全常识、开展有奖竞答活动、展示应急救援装备等,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安全生产。
  目前,该学院被分流到机械工程专业(安全技术方向)的学生已有32名。该学院院长马光说,他们向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提交了设置安全工程专业的申请,待获得批准后,就可以正式招考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了。
  位于温州市西面的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原温州市人民警察学校基础上正在筹建的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姜迪清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开设的公共安全管理(公共事务方向)、安全防范技术、消防工程技术等专业,都与安全有关。“‘安全’既是学院的特色,也是学院准备树立的品牌,更是学院长远发展的基本支撑。”
  服务地方更接地气
  今年5月,温州市安监局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正式签约。根据合作协议,联合办学的主要任务是共建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开展安全检测检验及相关实验室建设等。
  温州市有众多皮鞋加工、印刷包装、打火机生产等低小散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比较薄弱、安全管理不够完善,急需各类安全人才。
  为培养出更接地气的学生,温州市安监局不仅从市安全生产专家库中选出10多名资深专家担任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和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工作,而且确定相关单位作为学生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协助安排学生进行见习和实习。
  “专家确定的授课内容,与本地产业结合得更紧密,培养出的学生也更受温州市企业青睐。”
  马光认为,这种产教结合、校地合作的模式既可以培养出本地需要的实用人才,又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实现了“双赢”。
  上下延伸各层兼顾
  今年暑假,温州市安监局牵头联系,安排瓯江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安全技术方向)的学生到基层安监站、中介机构和一些企业实习,此举颇受多方欢迎。
  科达安全服务公司的总经理叶成洁对两名实习的学生印象深刻:“这两个孩子虽然看着年轻,但专业知识懂得不少,能帮我们做不少事。”
  学生们也很高兴。该专业大二的学生徐卢泽说:“暑假到对口单位实习,不仅检验了我理论知识学习的成果,而且开阔了我的视野。”
  温州市安监局总工程师林铁介绍,与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合作,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较强沟通和动手能力,从事公共安全秩序维护与应急处置、企业安全管理实践、公共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管理型人才。而正在与浙江安防职业学院洽谈的合作,侧重于培养熟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务的实用型人才。
  温州市安监局还利用联合办学的契机,开展安全生产技术及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同时,该局准备和相关技工类学校合作,培养出一批熟知安全生产常识的技术工人。这些人才将成为企业一线职工的中坚力量。
  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也正在筹划中。温州市安监局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学术类交流活动,拟邀请国内外高级专家、学者,以讲座、论坛、现场指导等形式,开阔本地安全生产技术人才的视野。
  “分层次培养安全生产专业人才,需通盘考虑,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贾焕翔说。
  摸石过河海宁先行
  在浙江海宁市,安监局与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合作办学已有四年,首届学生已顺利毕业并参加工作。
  “每一届学生,从招生到毕业,我们都倾注了大量心血。”海宁市安监局局长魏国强说。
  海宁市小微企业多,迫切需要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而现状却是:大多数企业很难留住安全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即便这些人才留下来了,也存在大材小用的问题。同时海宁市的特色产业是皮革、经编和家纺,接受大学常规教育的学生较难与这些企业匹配。
  为满足当地企业对安全管理人员的需求,海宁市安监局与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合作,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班,就地招生,培养懂技术、会管理,更适合当地企业的安全管理人才。
  万事开头难。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目录中没有安全生产管理这个专业,所以无法以这个名称来招生。经多方协调,他们最终以电工类的特色专业进行报备。为方便学生就近就业,2012年秋,该专业招收第一届学生时,依照每所学校2个至3个名额的标准,20个乡镇的24所初级中学共招收了53名学生。
  因为没有先例,海宁市安监局全程参与其中,不仅帮助学校制定专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与实训科目等,而且精心挑选干部职工兼任授课老师。魏国强经常给学生们作讲座,监管科的许锴,因为有安全工程专业背景,兼职担任专业课老师。丰富的工作经历为他的课堂提供了许多鲜活的例子,学生们都很喜欢这个年轻的代课老师。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副校长朱小平介绍,根据教学计划,每周都会安排在企业实地学习半天,每年暑期还安排学生到乡镇安监站或企业进行实习锻炼。
  成效初显供不应求
  今年7月,海宁当地的美大实业公司、晶科能源、兄弟科技、金茂五金、浙江杰凯拉链等7家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带着岗位需求来到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参加首届安全生产管理班就业推荐会。
  浙江杰凯拉链的招聘负责人说,之前有学生在他们公司实习过,表现很不错,所以准备招几名毕业生。兄弟科技想招2名至3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晶科能源想招可以胜任安全巡查、消防防控等工作的专职人员……其中1家企业的招聘负责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后,直接对学生保证:“只要你愿意,明天就可以来上班!”
  “因为有了安监局的协助,第一届的大多数毕业生在毕业时就已考取了安全管理员证、电工上岗证等多项技能证书,就业情况非常不错。”朱小平说。
  今年3月,年仅20岁的徐银晓到英德赛电子有限公司安环部顶岗实习,一毕业就直接被公司留用。该公司人事主管梁元元认为,徐银晓虽然年轻,但学习能力强,安全知识扎实,完全符合他们对这个岗位的要求。
  像徐银晓这样,实习后直接被企业留用的毕业生一共有7人。对这些学生,企业普遍评价都不错。
  如今,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教务部部长张茂雨有了新的烦恼:机械工程专业(安全技术方向)的学生暑假实习后,便有安全生产服务机构和企业上门“预定”。而这个专业才刚起步,不仅学生数量有限,而且第一届学生才上大三。还有一些企业主动要求设立这个专业的奖学金,赞助相关活动……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全国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傅贵认为:浙江一些地方培养安全专业人才的热情非常高,大家共同出力,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只要认真做,一定能培养出高质量、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人才。希望这些地方能持续实施安全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鼓励学校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最终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向好发展。

相关链接: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a5617ef30102vsyk.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http://www.aqsc.cn/101806/101960/381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