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安防

快点温州:安防学子参观快点温州客户端,聚焦讨论突发事件应对......

发表时间:2019-12-20 来源: 浏览量:

  昨天(12月18日)下午,来自浙江安防职业学院的66位老师和同学们来到温州广播电视中心,进行参观学习。  师生们走进广电大楼,首先来到了三楼高清演播室,近距离感受《温州新闻联播》、《闲事婆和事佬》、《有话直说》等节目的录制现场,了解现场灯光布置,机位安排及一系列的音控设施操作,同学们脸上写满了好奇和兴奋。

  接着,师生们来到四楼全媒体新闻中心指挥室,了解“云数据、全时空、新价值”的后台运营理念和运作方式。随后,师生们走进了大洋非编(非线性编辑)系统制作室观看视频编辑过程。在参观过程中,师生们被机器人点点的声音吸引了,大家跃跃欲试,对眼前的数字记者也是充满了好奇,并和点点做起了现场的采访互动。  当天的参观学习活动中,温州广电集团资深编辑兼快点温州APP责编彭永棠受邀走进会议室,与学生们进行了《编辑有说话》的互动问答。同学们的踊跃举手——

1.多少时间内的新闻算“新”闻?

彭永棠:传统媒体时代是追求TNT(today news taday),也就是指今天的新闻今天播报。而在新媒体时代追求的是NNN(now  news  now),也就是将当下发生的新闻最及时地传送给大众。从某个意义上说,直播是最新的新闻,所以,直播形态在当下获得越来越多的流量占比。

2.当下热点更替迅速,利弊如何看待?

彭永棠:新媒体时代,热点更替节奏确实越来越快。这里面有媒体传播技术发展的推动,更是媒体的剧烈竞争造成的。这将会是持续趋势,对于受众来说总体来说是有利的,信息更加丰富获取过程变得更加便捷和智能成本更加低廉

3.在“坏消息综合症”的冲击中,新媒体的头条新闻编排,好新闻和坏消息多少分成,是否有规则?

彭永棠:一家专业媒体在选稿和编稿上需要把握依照的新闻价值观的原则,力求真实客观全面记录还原新闻事件。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众多网民患上了所谓的“坏消息综合症”。 喜欢发表负面评论,众多评论者也陷入了“习惯性质疑”的漩涡。这是个症状,不正常的状态。媒体运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正面宣传为主,不能一味迎合受众口味,靠博取眼球选取新闻,炒作新闻,达到自己赢得流量的目的。

4.温州广电传媒集团在媒体融合中,做着怎样的转型?

彭永棠:广电原来是传统媒体,目前处在转型阶段。转型的原则是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简单地说,就是新媒体将是我们以后发展的主要方向,这是非常明确的。

5.专业的媒体和业余的媒体,在对一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有哪些不同?

彭永棠:两者都会追求时效“爆款”效应。但是专业媒体立足点更高视野更加宽广采访更加扎实,不会单单追求一时轰动效应,而是会更注重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关注“新闻背后的新闻”。如果正面新闻,会挖掘典型意义。如果是负面新闻,则会追究事件根源并引导受众思考如何防止以后类似事件的发生。

6.校内推送如何选题,又该如何走上大平台?

彭永棠:首先要努力挖掘学校里面独有的新闻资源,比如:李校堃成为温州第一个本地高校院士、温州大学录取盲人大学生等,这些新闻本身就有巨大的传播价值。校园其实是新闻的富矿,科研的、教学的、学生的、老师的、有很多闪光的成绩和动人的故事,这个需要挖掘需要上升到社会关注事件和典型。再一个,学生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打破校园的“围墙”,把自己的活动与社会做更多联动,融入更加宏大的社会背景中,就会获得更多社会的关注。另外,组建新媒体团队或者提升新媒体团队的业务素质也是必需的,也是最为有效率的途径。  活动结束前,快点温州APP主持人兼聚合短视频主管金蓓蕾带着师生们观看了认识快点温州的短视频,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客户端的发展情况和运营前景。最后,大家还就舆情处置的相关内容做了线下课题的互动。

 

 

▲视频长度4分30秒

来源:快点温州APP 

编辑:一米 琳茜(实习生)

责编:彭永棠

主编:钱中彪

审核:陈泰涨

监制:陈亦全 陈希瑜

总监制:陈振仕

  新闻链接:http://share.wzqmt.com/?_hgOutLink=news/newsDetail&id=13795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