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安防

温州新闻客户端: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力争建成省内特色鲜明的优质高职院校

发表时间:2021-01-01 来源: 浏览量:

甜美的微笑、标准的站姿、整齐的手势、统一的着装……近日,由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技术与管理两个专业学生组成的礼仪队,在温州团市委、温州市志愿者协会的组织下正式成立。今后,在我市大型会议和大型活动中,都将看见他们的身影。

除空乘和民航专业外,在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还有消防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无人机等一批紧贴时代发展脉搏的高精尖专业。以特色优势专业为依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立地式科研,服务温州经济发展,乘着高职扩招的东风,这所“年轻”的高职院校不断扩张版图,取得了一系列荣誉:

入选全国首批“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试点的高职院校、成为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荣获“浙江省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成为温州市无人机安全管理协会会长单位和温州市安全应急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单位……

站在新的历史上,全体安防人必将锚定新方位,勇担新使命,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业绩,引领学校向省内特色鲜明的优质高职院校大阔步迈进。


微信图片_20210101214419_meitu_1.jpg


打造特色优势专业
构建五大核心专业群

前不久,温州市无人机安全管理协会在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协会以适应无人机设计、研发、制造和应用需要为目标,致力于搭建无人机行业技术、人才和市场发展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推进温州及浙南地区无人机产业发展。

作为该协会的主要发起单位之一,同时也是浙江省首批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将和协会相关部门一起,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无人机安全监管,制定、推行无人机飞行安全作业等专业技术标准。与此同时,还将提供无人机安全知识、技术技能交流与咨询,开展相关研讨、培训等服务活动。

目前,安防产业已成为我国新型高科技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安防学院围绕“AI+安防”“AI+应急”“AI+减灾”,打造“智慧安防”“应急技术”“创意设计”“商务管理”“智能装备”等五大核心专业集群。目前招生专业总数达到19个,其中浙江省特色专业3个、温州市重点(特色)专业2个、温州市特色优势专业群1个,消防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无人机等更是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未来五年,安防学院将进一步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到2025年,专业总数达到30个,市级及以上特色(重点)专业达10个以上,其中省级优势特色专业超过5个,力争1-2个专业群达到国家高水平专业群标准;新增省级、国家级教改项目15项、教学成果奖2项,力争实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重大突破。


微信图片_20210101214428_meitu_2.jpg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让每个学生找到自信

“没想到,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这么好就业,收入还不赖。”安防学院2019级学生竹剑波如是说。2020年10月,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六久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采用‘双元、三融、四进’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将项目引进学校,与学校共建课程体系、实训室,学生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完成专业学习,考核合格就能直接就业。

自2013年建校以来,安防学院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根据“两需要一资源”(即新时代高职学生发展需要,安防相关岗位需要,与温州市人民警察学校一体化办学的特有资源),面向全校学生推行“准警务化育人”模式,以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形成“多元融合多维互嵌的安防人才生态圈育人体系”“一体二元三维四合高职生涯发展教育模式”“基于三主体、双贯穿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政校行企四方协同、课岗证产创五轮驱动实践教学体系”等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学校始终坚持政、校、行、企四方协同育人,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与新大陆教育集团、新华三集团、海康威视、宇视科技等知名企业协同育人,特色订单,实现专业与产业、教学与生产、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无缝对接。


微信图片_20210101214438_meitu_3.jpg


正是得益于这种适销对路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安防学院的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在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中,2016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后)就业竞争力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排名第4位;2018届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排名第15位;毕业生留温率超过50%,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近15个百分点。2016年以来,学生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4项、省级奖项20余项。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质量,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十三五”期间,学校持续加大教师的招聘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2020年招引各类型优秀人才共计119人(博士或副高及以上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共计27人),超出年初既定目标39人,再一次刷新了建校以来的进人记录。未来五年,安防学院还将不断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使教职工总人数突破600人,培养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教师团队和领军型人才。


微信图片_20210101214446_meitu_4.jpg


服务温州经济发展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020年11月,由温州市委宣传部和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2020年温州国际设计双年展在三垟湿地“城市客厅”开幕。双年展以“时尚瓯越,智创未来”为主题,集展览、集市、学术交流于一身。与前两届相比,这届双年展更加侧重能实实在在推动企业产能提升、增强地方经济发展的产品及服务类设计。

服务温州经济发展,是安防学院的重要使命。学院设有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温州工作站、温州市物联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温州市应急管理学院、温州市消防安全培训基地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安防学院建立了特有的军警培训和安全类培训体系,开展各类社会培训9.5万人次。安防学院依托公安部门的技术力量,建设“温州市雪亮工程城市监控智能运维中心”,为市民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疫情期间,还研发“疫情防控人员出入管理系统”,进出人员的身份信息、健康码情况刷脸可知,这项技术还得到阿里巴巴的青睐。值得一提的是,学院还承担了温州市“应急一张图”的绘制,为平安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微信图片_20210101214457_meitu_5.jpg


开展立地式科研
为学校发展注入新活力

近年来,安防学院科技研发和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各项指数逐年翻翻。如2020年纵、横向科研项目立项数及到账经费双双取得新突破,到账经费319万元,年度增长3.8倍。参照高等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学院科研工作水平跃升全省高职院校中等水平;被各级政府采纳的研究报告7件,其中,《美国对华“技术禁令”对我校科研活动的影响及反思》被省政府采纳。此外,学院积极开展专项助企行动,落实17名教师联系服务18家企业,通过教师对接企业推进专业对接产业,促进学校和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发展。

接下来五年,安防学院将主动对接浙江和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和核心技术推广应用,在差异化竞争中谋求新发展,努力形成比较优势、特色亮点和重大成效。特色工科融入智能锁具等地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智慧安防、应急管理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应用文科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层社区安全治理和文化创意等,提升学院的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戴海东表示,未来五年,安防学院要“立足安防行业,服务安防产业,培养安防人才,打造安防品牌”,着力对接国家宏观政策,承接区域产教融合职能,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成就万名师生事业发展,建设具有浓烈行业色彩的特色鲜明的省内优质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