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闻高职生就业率“逆袭”
发表时间:2018-08-30 来源: 浏览量:次 高职生不如本科生吃香?恐怕不见得。近日,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2018年就业蓝皮书显示,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而同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则为92.1%,高职生就业率10年来首次超过本科生。消息甫一公布,众多网友直呼意外。
意外感源自数据与观念的反差。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考不上大学才读高职,高职就业率似乎不能太好。但经过劳动力市场的多年检验,高职毕业生用实打实的就业率,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至于原因,除了建设制造强国对技术人才的旺盛需求之外,高职院校毕业生干活务实、上手快也是很多用人单位的直接反馈。在以实操能力说话的就业市场上,学与用结合紧密的高职生打了次“小胜仗”,这看似意料之外,实则情理之中。
透过就业率这个小切口,我们看到,一技在手,的确大有可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只要苦练内功、付出汗水,在技能上精益求精,就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事实上,如果技术人才把一门技艺修炼到炉火纯青,为社会创造的价值丝毫不会亚于学术尖兵。目前,国内一些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并非因为我们不掌握前沿技术,而是由于缺乏优秀技工将蓝图化为实物。数据显示,我国现有高级技工仅占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5%,而这一比例在德国已达50%,在近邻日本也到了40%。吸引更多人选择职业教育、投身制造业,中国制造方能获得持久扎实的人才支撑。
高职生就业率提升让人欣喜,而如何壮大中国的技术人才队伍显然更值得思考。最近有调查显示,如今职业院校毕业生虽然在就业市场备受欢迎,但生源仍逐年减少。矛盾的背后,潜藏着整个蓝领阶层发展前景还不明朗及社会观念还未转变等大问题。某业内人士在采访中坦言,高职生就业率高并不代表就业质量高;眼前的就业率高,也无法表明高职生与本科生的职场“天花板”谁高谁低。放眼现实,很多高职生的薪资待遇还不够体面,也缺乏顺畅的成长上升通道。而那些一提起技工,就想起“满脸油污、体力劳动”等传统偏见,更是浇灭了许多年轻人的“大国工匠之梦”。
纯手工把黄金拉得比头发丝还细,历经三万六千次锻打铁锅,以精湛的技艺延续故宫文物的生命……这些年,随着对“工匠精神”的重视,昔日默默无闻的能工巧匠逐渐走上前台,一次次惊艳了公众。持续涵养“崇尚一技之长”的社会氛围,同时实打实地提升技术工人的职业含金量,让他们荷包有钱、上升有望、脸上有光,方会有更多人才愿意深耕技艺,方会有更多大国工匠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