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入职的青年教师,三个刚踏入校园的大一新生,第一次参加“挑战杯”创业竞赛,一支看似不可能成功的的队伍却斩获省赛金奖,实现了“1+1+1>3”!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指导老师的辛苦付出和耐心教导。他用智慧和激情点燃了学生内心的火焰,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他就是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建筑学院建筑消防技术专业教师黄玉杰。
他入职仅半年,便指导学生参加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成功闯入决赛并摘得金奖,获得了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颁发的创新创业指导师CVCC核心能力认证。比赛结束后,黄玉杰说:“我愿意将自己在挑战杯比赛中所学所悟所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的学生,希望他们在未来的竞赛道路上,能够走得更远、更稳健。”
赛教融合 以赛促教
每一个“挑战杯”竞赛作品,最初都萌于脑中一个小小的想法。从一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反复讨论和深入思考。项目结果的确定、研究方案的设计、团队协作和导师的指导等步骤紧密相连,才能让最初模糊的设想逐渐演变成清晰完善的选题。
黄玉杰说:“选题一来要面向国家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二来要面向专业特色,契合所学专业,做自己擅长的领域。”为深入挖掘选题,他带领学生前往工厂、企业等进行调研、实地考察和实验模拟,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专业知识的魅力。他把教学和竞赛有机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科技竞赛的兴趣,让竞赛反哺教学活动,将科技创新融入学生成长。
精诚合作 共同成长
团队组建也是非常重要的,团队负责人须有想法、能坚持、懂沟通、能带动团队。除了以上品质,黄玉杰特别强调另外一个必备素养:持之以恒、吃苦耐劳的精神,要用尽一切方法朝目标奔去。无论结果是否理想,整个团队齐心协力的过程已然给人满满的成就感。
黄玉杰说:“团队这群可爱的学生,他们敢打敢拼敢闯的精神震撼了我。有时候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备赛到凌晨三四点,但这群孩子没有抱怨、没有偷懒,依然能笑着拍下凌晨4点的校园。”
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从学生萌生一个小小的想法开始,黄玉杰总是鼓励、指导学生在发现问题中找到研究方向,让学生在理解国家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热点和专业特色展开一项有意义的研究。
黄玉杰说:“我深知从0到1的过程确实是非常辛苦的,因此我三个月陪伴学生经历整个备赛过程,不断提出方案又推翻、优化。我始终相信教师最重要的是言传身教,而身教胜于言传。我们自己做好了,学生自然就跟你学,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种锻炼,也是难忘的回忆。” 每一次的备赛都需要学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而作为他们的指导老师,黄玉杰也会全情投入其中,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行远自迩 笃行不怠
没有人天生就会一件事,都是从不会到会,要坦然接受自己的不会,静下心一点点学会。备战“挑战杯”的道路充满了挑战和艰辛。在这漫长的路途中,指导老师往往是学生坚实的支柱。在备战过程中,黄玉杰不辞辛劳地陪伴学生,与他们并肩战斗,让他们能够在比赛中展现出最好的自己。
尤其是在比赛前的几天,备战工作更是紧张而繁重。他与专业组的老师一同梳理逻辑,讨论方案,钻研技术,不断调整优化,力图追求更高的水平,争取更好的成绩。这些努力和付出,不仅仅是为荣誉和奖杯,更是为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在学生眼中,黄玉杰不仅是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益友,更是一位耐心倾听、精心指导的引路人。面对未来,黄玉杰表示,作为共产党员,他将牢记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用智慧和激情为学生指引方向,鼓励他们勇往直前,让更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原文链接:https://wap.cztv.com/articles/index.html?pubId=236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