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又是一年毕业季,我校的优秀校友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安防精神与职业风采,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成长故事不仅是母校的骄傲,更是激励在校学子奋勇前行的榜样力量。让我们走进“校友说”,聆听他们的奋斗历程,感受他们的光芒与力量,同时也欢迎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安防大家庭,共同书写属于你的精彩篇章!
今天推出第十一篇!
谢陈豪:以“微尘”之力,聚“共富”之光
个人简介
谢陈豪,男,中共党员,新能源装备学院2022届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他作为班长,以服务为核心,带领班级荣获“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热衷于社会服务,作为心“翼”志愿队负责人,带领团队荣获浙江省“百优团队”荣誉称号;在学院团委副书记的角色中,工作能力突出,带领团队荣获校“优秀共青团”评选的第一名。他专业能力突出,获得“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二届无人机应用技能远程研判赛项国赛三等奖、第十七届浙江省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二等奖、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能飞行器应用技术”赛项三等奖等30余项个人荣誉。
从“小白”到“教员”——成为无人机王牌飞手
他以实训室为家,与无人机社团的队员们共同创新无人机功能应用,与专业老师深入探讨技术难题。经过两年的学习和钻研,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省级期刊论文《植保无人机旋翼逆向建模与数值模拟研究》,成功申请多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入学以来,他成绩名列前茅,连续两年专业排名第一,并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通过无人机航拍技术自制校园“卫星地图”为新入校的学弟学妹带路,助力无人机专业启蒙教育,此举获得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学习强国、浙江之声等众多媒体报道。
一个好的无人机飞手是用飞行时间“喂”出来的。截止目前,他累计飞行时长达上千小时,飞行距离上万公里。通过多年刻苦钻研,他成为小型和中型多旋翼无人机的教员,所教学员均通过考试并获得证书。工作期间,他以助教的身份参与浙江农林大学《无人机操控与应用》课程的讲授。这一段教学经历也进一步提升了他的实践能力、拓展了无人机专业知识的广度。毕业后,他入职浙江同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担任一名无人机培训教员,工作仅半年时间就获得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金牌飞行员”称号。
从“乡村”到“城市”——用无人机托起共富梦
在成长道路上,他也不忘践行志愿服务,始终坚持学习在一线、服务在一线,做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探路人”和农村群众增收致富“好帮手”。他以每周3次的频率开展志愿服务,截至目前累计服务时长达2573小时,开展了120余期常规活动、10余次交流座谈以及数期暑期特别活动,服务对象达8000余人次。
他曾带队前往温州市瓯海区郭溪燎原小学教授无人机相关知识,定期开展无人机操控编程教学,引导小学生感受科学的奇妙和飞行的乐趣,以“大手牵小手”的方式助力教育共富。燎原小学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课堂”是他志愿服务的缩影。虽然大学的学习任务很繁重,但是看到小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睛,他毫无犹豫地坚持了下来。他始终坚信,接受高等教育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农村,而是为了帮助更多和他一样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抱美好未来。就像他的座右铭一样——“我相信我能飞,用微尘的力量也能触摸到天空”。
在他的助力下,燎原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无人机社团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机甲大师越障迷宫赛中全员获奖并喜获总冠军。社会服务方面,他用无人机帮助农户喷洒农药,精准开展病虫害防治作业;用无人机高空航拍检测果园生长,航拍剪辑助农电商;以无人机打造数字乡村,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他还在温州市2023年马拉松比赛中,承担无人机编队表演和航拍工作,为观众们提供光与影的科技盛宴,为马拉松增色添彩。自2023年以来,他参与松材线虫病疫情秋季普查工作,辗转杭州、金华、丽水、绍兴等地,开展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并担任一组组长,采集了3000多平方公里的数据供各浙江各地林业局使用。这一行动积极响应“低空经济”的号召,助推无人机行业高质量发展。
校友寄语
一切的成绩终属于过去,更重要的是和每一个团队立足于已有成绩。回溯往昔、传承精神、聚力今朝、奋进未来。面向未来,期望能够继续在无人机技术应用与教学、以及社会服务中不断突破,激励和引领更多的青年学子走上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的广阔舞台。一步步成长和一项项成就,不仅能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更多有同样梦想和背景的人燃起希望之光。相信,凭借“微尘”之力,也能聚“共富”之光,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供稿:卢清、黄露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