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设计学院教工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思想指引,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践行"双带头人""强国行"示范引领要求,秉持"红设匠心"的党建理念,凝聚师生党员先锋力量;发挥“艺科融汇”专业优势,突出"以美育人、以美铸魂",持续推动党的建设、专业建设与社会服务共谋共建共融,构建“党建链-教育链-实践链-人才链”协同创新发展体系,为服务教育强国与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织密合作“同心圆”,激活党建引领新动能
党支部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谋划,有重点、分步骤、多层次开展党建联建共建工作,更好推动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深耕专业领域党建联建项目:与瑞安市平阳坑东源村、温州工艺美术研究公司开展联学联建,助推“非遗工艺传承、民俗文化传承”,并成功入选全省高校“百个艺术院系支部联村共建”项目。以开放共享理念,有效凝聚校地企、跨区域多元主体合力,构筑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艺术同心圆”。聚焦地方党委宣传教育项目:依托温州市委宣传部“百年党史云展厅”“八八战略20周年VR展”等重点项目,充分发挥支部VR技术优势,设计制作线上展厅,获市领导高度肯定;推动“VR流动红色党建馆”送下乡,覆盖1300余个文化礼堂,开发沉浸式党史课堂,获评“温州党史学习教育优秀案例”。联合市级部门完成浙江省“知识产权杯”温州作品征集、“朔门古港”文创开发等任务。共筑产教融合校企联动生态:联合海尔集团建成500㎡智能家居实训基地,开发3门实战核心课程;为龙港市制作“改革五年主题VR展”,为中石化开发加油站安全VR培训等项目。面向企业、社区开展AIGC科普、乡村振兴讲座等培训4000余人次;为温州消防设计的“灭火侠”IP公益动画覆盖全市影院,观众超10万。近期新增横向项目9项,到账经费31.38万元;申报专利9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1项、外观1项、软著6项);发表论文16篇,其中1篇被Nature index及A&HCI权威期刊收录。
焕活文化“传承路”,构建思政育人新体系
支部全体教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深挖育人要素,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教书、育人、管理全链条,着力构建“红色基因+专业特色+实践养成”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新体系,筑牢青年学子信仰之基。课程思政创新:主题党日活动中,设置艺术党课专题,讲授《油画里的红色中国》《藏在榫卯里的党员精神素养》等,将艺术赏析与党性教育相结合;将建党百年历史融入《产品优化设计》课程,将党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与技能实践,推进形成典型案例。非遗美育润心: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蓝夹缬国家非遗传承人王河生能工巧匠来校,通过设立大师工作室、参加“安防一抹红”文创集市等形式,先后推出“妙染风华·红花扎染”“木活字魔方”等美育课程,带动师生共创非遗文创产品千余件。优秀文化出海:连续九年策划主办五届“温州国际设计双年展”,覆盖28个国家地区,征集作品超3万件,参与人次达20万,三获央视国际频道报道,显著提升温州文创国际知名度。联合五个国家,成立“亚洲AIGC艺术设计应用教育联盟”,拓展文化出海新通道。为国际交流生开发木工手作、温州非遗文创等6门国际课程,推动优秀文化、优秀教育理念“走全球”。
锻造服务“先锋群”,书写为民服务新篇章
支部组织动员师生党员深入基层、服务社会,构建“党-团-班”一体化实践体系,锤炼青年责任担当。志愿服务先锋:“红立方”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动车南站引导、社区美育、乡村墙绘等活动400余场,服务时长破20万小时,覆盖5万人次。队员陈约格事迹获央视报道,团队首获“全国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全国仅37支),实现学校历史性突破。专业服务城乡:专业组运用数字技术,重塑文化传播与产业服务模式,为龙港、曹村镇、蒲鞋市进行环境改造设计;为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开发红色文创;为高楼杨梅节设计农副产品包装;为金乡湖里村策划荷花文化旅游节;为泰顺廊桥实施数字保护,获协会及政府高度赞扬,“智链廊桥·数传匠心”项目获省级立项,形成艺术赋能乡村可持续路径。成果丰硕显著:“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师生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22项、市级7项,教师党员更在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勇夺职工组一等奖,彰显党建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育人成效。
创意设计学院教工党支部以“强国行”专项行动为引擎,以“红创融合”为鲜明旗帜,通过“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四维驱动,将艺术设计学科优势与国家战略、地方需求、文化传承深度结合,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其以匠心书就的“强国行”答卷,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卓越实践,为艺术类专业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服务教育强国与文化强国建设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供稿:李小丹 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