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我院校建处徐继承上报的信息《建议借鉴“安居码”模式 在建设领域推出“建工码” 强化工程建设人员联防联控》,获市长姚高员批示。这是继3月5日该信息被市政协专报采纳后,该信息再次受关注。
他在建议中提出,随着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人员流动加剧、集聚增多,疫情存在反弹的风险。特别是工程建设行业,全市返工人员20余万人,有返温意向的18.7万人,人员数量庞大,再加上建筑工地人员来自天南地北,在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人员调动频繁,流动性大。我市公安部门虽推出“安居码”,对租住的外来人员进行管控,但工程项目工人大多直接住宿在工地现场搭建的临时宿舍内,管控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一、施工现场人员类型复杂、流动性大;二、工程建设项目存在多层承包现象,管理难度大;三、工程建设场所管理不规范。
为此,他建议:一、结合健康码应用推出“建工码”,一是实现全市工程建设统一用工管理模式,二是建议将人员疫情同企业责任绑定;二、借鉴“安居码”模式管理工人居所;三、建立区域用工联防联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