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浙江教育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一起来听听 他们的声音 ↓↓↓
浙江工业大学 党委书记 蔡袁强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为高等教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实践指引。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基点,打通大学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以高质量科创成果、人才成果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力和贡献力。
浙江师范大学 党委书记 郑孟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在新征程中,浙江师范大学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嘱托,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一流学科建设主线,聚焦“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四大建设,深度对接三个“一号工程”,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浙江工商大学 党委书记 郁建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浙江工商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心系“省之大计”,把立德树人作为核心使命,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将建设教育强国的“路线图”切实转化为“施工图”,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资源汇聚优势,在助力三个“一号工程”、阐释传播“浙江经验”、助推共同富裕建设上彰显担当。
浙江中医药大学 党委书记 黄文秀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指明了建设教育强国的前进方向。作为中医药院校,我们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八个一流”工程,着力推进人才培养高质量、科学研究高质量、社会服务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中医药振兴发展高质量,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守正创新的一流中医药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党委书记 吕一军 温医大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坚持做强人才“第一资源”;主动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打造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群。学校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围绕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和浙江“两个先行”奋斗目标,高站位谋划、高起点推动、高标准实施,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浙江财经大学 党委书记 李金昌 浙江财经大学将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创新“新财经”人才培养模式,聚力打造“金专、金课、金师、金教材”,着力培养浙财特色“金生”,引导学生成长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
浙江传媒学院 校长 徐小洲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及时雨,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高校,浙传将紧跟时代,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再建新功,尤其要努力站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的前列,为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奉献浙传力量。
浙江万里学院 校长 应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浙江万里学院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持续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学校新增智能影像工程、数字经济两个本科专业,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好高等教育中,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浙江开放大学 党委书记 张建国 浙江开放大学将持续深化综合改革,重塑覆盖全省的省市县街镇四级终身教育服务体系,系统集成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与社区教育供给体系,打造集聚联动优质资源、沟通衔接各级各类教育的机制平台,开发全方位、立体化的在线学习环境,构建起“在浙学”“浙学通”“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三大场景融通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刘希伟教授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宁波大学近年来立足于“大国工程”的迫切所需,在一流力学学科建设中结合时代发展大势和区位发展优势,探寻差异化发展之路,着力向“海”进军,聚焦海洋安全。未来,宁大必将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宁大力量”。
浙江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林增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作为高校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定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进一步发挥海洋科学学科特色、人才和平台优势,不断加强海洋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主动在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现代海洋人才、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中肩负更大责任、作出更大贡献。
浙江科技学院 学科办主任 侯北平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大学一方面要在宽的基础上做深,而专业性的大学则要做精做强。学校将继续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趋势,主动服务制造强国战略,加快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加强优势学科培育,打造高峰学科,积极引入大学之外的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咨询机构等开放资源,深化产学研用融通创新。
绍兴文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主任 王明亮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既是一种鼓舞,也是一种鞭策。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形式也必须改革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学以致用,切实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宁波财经学院 党委教师工作部干部 王乐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学校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立足管理岗位、强化服务育人,争做“四有”好老师。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书记 何瑶伟 学校将进一步强化站位,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和统筹“三教”、推进“三融”的发展要求,扎实推动学校“大思政课”建设改革、党建“四个融合”、“双高计划”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学校关键能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实现教育强国积极贡献商科职教力量。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书记、副校长 谢鑫 学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时的嘱托,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核心课题,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立德树人主线,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以“党建红”领航“育英红”,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书记 谢列卫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全体教育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全校上下要自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抓教育强国建设机遇,结合学校“创一流”发展实践,坚持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协同发展,全面推进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书记 彭魏滨 学校将紧抓浙江省重点发展数字安防产业链的机遇,围绕“数字安防”构建专业群布局,对标打造职教高地强化产教“五个对接”要求,全力推进温州数字安防科创园、未来城市研究院、温州市新能源学院、温州数据学院、温州市天空地态势感知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的落地实施,为温州市生成数字安防战略新兴产业群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吴荣兴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我们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足服务宁波市建筑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政行企校”合作,全力打造智能建造办学特色。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杨刚 我们要在坚持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通过对接数字经济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三教”改革等举措,充分激发教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杭州市临平第二小学 校长 柳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教育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我们深刻领会这一战略部署赋予教育的新任务,将继续秉承“培育素养,崇尚个性” 的办学理念,用真心换学生、家长的信任,用格局提升师者境界,用情怀实现教育价值,用特色创新学校品牌。
宁波市海曙区致和学校 党支部书记、校长 邵依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为全体教育人明确了肩上的责任,学校将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把牢教育转型发展方向。过去十年,我们在教育公平、规范、稳定上着力,今后,我们将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上发力、奔跑。
浙江省诸暨中学暨阳分校 校长 郑飞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将继续坚持把师德放在教师素质之首,重视青年教师的“活水”作用,注重中层干部的“中流砥柱”作用,努力引导学校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衢州市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小学 书记、校长 程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催人奋进,我将立足于本地地域与人文优势,扎根本土、面向未来,利用好城乡“教共体”平台,共享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用爱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创造的眼光,培养好每一个孩子。
常山县球川镇中心小学 校长、书记 严和根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是基础教育。我们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对基础教育发展的部署,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五育并举”,探索“五育融合”,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重视学习兴趣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台州市黄岩区高桥中学 校长 周永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学校始终鼓励教师多钻研,多学习,多尝试。作为校长,我也将继续努力尝试新的方式,引导全体教师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坚守初心,提高自身素质,把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目标放在心上、落在实处。
遂昌县云峰中心学校 党支部书记、校长 金存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将牢记嘱托,肩负起历史使命,聚焦学校中心工作,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
遂昌县北界镇中心小学 校长 刘建强 小学阶段正是树立思想观念的最佳时期,学校将继续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经典国学传承”为抓手,以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儒雅少年”为目标,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 政治教师 施达 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积极作用。上好思政课,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将努力打造有意义又有意思,有思想性又有理论性,有亲和力又有针对性的思政课,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浙江省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教师 毛雪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作为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努力探索STEM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江山市滨江高级中学 思想政治教师 陈思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所有教育人的召唤,作为一名高中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中,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活、讲实,让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浙江省衢州工商学校 教师 陈欣如 建设教育强国,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作为一线职教教师,要不断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国家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培养行行出状元的时代工匠。
原文链接: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在浙江教育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