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老师,他3年来坚持家访,认识学院所有困难学生,累计走访绍兴、台州、温州等地33户学生家庭共3500多公里;有这样一位老师,他身怀“绝技”,从“盖房子”到帮学生“建心房”,在不同岗位都能发光发热。他就是徐继承,是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建筑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自2015年7月徐继承从市区一家事业单位调到安防学院工作以来,他始终秉承“客观、严谨、细致”的态度,在校建处工作期间,他不畏困难、勇于担当,在老校区外立面装修工程、综合楼工程建设等战场上克难攻坚。在分管学生工作以来,他快速完成高级工程师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潜心学习、开展调研,真正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让教育“有高度”,更“有温度”。
以生为本 用兴趣引导学生成才
为切实调动同学们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徐继承在工程造价专业授课期间,勇于创新、大胆实践。通过大量进班听课,他得出学生的学习特点,将课堂枯燥专业理论学习改变为实物认知学习。他主动联系温州各大土工实验室检测机构,为同学们架起靠近行业、走进企业、迈进专业的桥梁,帮助同学们开拓视野。
在课堂授课中,他善于激发同学们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专业知识。一堂原本乏味无趣的专业课,变成了学生认真观察、主动提问、动手触材的生动课堂,师生互动现场气氛热烈,教育实践过程见人、见物,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效果。
以爱为源 用行动助力学生圆梦
3年多来,徐继承带领学工团队坚持家访,在每一个家庭留下最殷切的嘱咐和诚挚的期望。虽有贫瘠和困苦,依旧挡不住他们眼里的光和热。家访的这头牵着家庭和学子,那头是梦想和远方,家访故事还有很多,爱在家访的路上延伸。
2020年10月15日,徐继承带队驱车往返300多公里前往台州市黄岩区,对一名“特殊”学生进行上门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和家庭情况。学生因患小儿麻痹症无法站立,行动不便,进校后一日三餐、夜间看护等现实问题摆在眼前。临别时,学生那句“我想进学校上大学”久久回响在徐继承耳边。回校后,他立即向学校领导汇报情况,迅速组织启动“圆梦计划”,组建“向日葵帮扶小队”,针对该生日常作息、课表制定多对一帮扶计划,计划启动至今参与人次达600余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长达千余小时。
以心育心 用陪伴呵护学生成长
为了解学生成长烦恼,帮助学生解开心结,徐继承以校为家,常常晚上下寝室与学生谈心后就住在学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他关爱学生、坚守一线,善于倾听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烦恼,用心去观察、体验、管理,用真诚和真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
2021年国庆节,受疫情影响,省内外部分地市的学生无法回家过节。为进一步丰富学生节日生活,他放弃假期,带领团队组织国庆系列活动,主动请缨带领留校过节学生前往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望海楼等地研学参观,以缓解留校同学的思家念亲之情。同学们发现,无论在教室、寝室、食堂、操场等地方,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以礼为先 用表率培育师生共创
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挂钩结对,自2020年6月起,徐继承身先士卒、勇于担当,主动请缨上门对接瓯海新桥街道三浃社区,了解社区需求,开展专业对口支持、交通秩序管制、环境卫生整治等一系列志愿活动,带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师生等百余人次前往社区开展活动。在楼道清洁、交通秩序疏导、疫情防控管理、文明城市宣讲、防汛防台等相关志愿活动中,处处可以看到徐老师的身影。传播文明理念、争当文明表率,以礼为先,以身作则,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并倡导文明风尚,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开展,引导师生为“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奉献青春力量。
徐继承说:“教育的过程和“盖房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帮助学生筑牢人生的“根基”,搭好自己人生的“房子”,才能够无畏风雨傲然矗立。”在他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才,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都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徐继承先后荣获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新时代浙江省“万名好党员”,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最美安防人”等称号。
编辑:李晓华
原文链接:安防学院徐老师用心用情让教育“有高度” 更“有温度” (cz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