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安防

媒体安防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安防

温州新闻:共青团瓯海区委做大“朋友圈” 夯实基层“桩脚工程”

发表时间:2019-12-25 来源:宣传部 浏览量:


微信图片_20191225085345.png

    “瓯海大街小巷、社区村舍、田间地头,到处留下‘新青年’活跃的身影。前段时间在泽雅镇,大学生用乡贤大数据、农旅大调研等特色服务,‘玩’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招式。每天约10个村的各村妇女主任和村里‘百晓’老先生来到泽雅镇文化大楼,和来自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的25名大学生分组结对,对该村挨家挨户进行人员信息的了解。”他们在做的是帮助地方政府做好泽雅镇乡贤大数据专题调研工作,是瓯海团区委委托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新青年下乡”所承接的一项任务。泽雅镇党委委员郑雪波表示,大学生帮助我们延伸了乡贤的定义,除了高层次人才、企业家等,把工匠等技艺性人才也纳入排摸范围。


微信图片_20191225085349.png


        在近期召开的瓯海区委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次会议上,瓯海区委书记王振勇提出,瓯海区作为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省级试点地区,要坚持问题导向,树立品牌意识,从基层团建的薄弱环节出发,致力打造影响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基层团建品牌。自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启动以来,瓯海共青团聚焦团的基层基础,聚合在瓯高校、挂兼职干部、青年社会组织、青年人才、区属部门、群团组织等各类资源,做强团的“朋友圈”,打造团区委“中央厨房”资源供给系统,为基层团组织“配餐”,激活“组织末梢”。

撬动高校资源,深入基层实践

微信图片_20191225085353.png


        近几个月来,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团建助理员胡一镇、沈莎莎忙着参与重点青少年帮扶关爱、文化礼堂活动对接等工作,茶山街道团工委书记徐磊直言:“街道工作千针一线,现在有了大学生得力助手,街道共青团工作都更为流畅了。”2018年4月,瓯海团区委广发“英雄帖”,在全市首次尝试镇街团建助理员制度,两年来,先后择优选拔42名高校学生担任团建助理员,协助14个镇街、开发区团(工)委书记开展工作。“团建助理员”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得益于温州市“新青年下乡”工作号召,近年来,瓯海区深入实施“新青年下乡”工作,组织高校大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活动,实现“学生受教育、群众得实惠、阵地得巩固”的活动目的。在结对温州肯恩大学、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的基础上,瓯海区发挥属地优势,着力构建“2+X”全盘联动格局,广泛吸纳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温州商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加入瓯海“新青年下乡”活动的大家庭。2019年,共有240多支队伍5000多名学生到瓯海各地开展研学实践。

吸纳挂兼力量,孵化共赢载体


微信图片_20191225085357.png


        实施团干部拓面提质工程,增配各级团委挂兼职干部力量。采取公开比选的方式配备挂兼职副书记4名,将来自医院、高校、机关等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吸引到共青团组织中,切实发挥挂兼职副书记的所属领域优势,在创业创新、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团区委兼职副书记、温州市人民医院团委书记张易,联合打造具有浙江省领先水平的生命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纯公益应急知识培训,强化青少年的应急救护水平,目前已组织瓯海区20所中学1.1万名学生参加轮训;兼职副书记、温州商学院金融贸易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胡金林与团区委联合打造中国青创社区温州站,助力青年创业创新;兼职副书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教工团总支书记代文涛,以“科技支农”的形式促进双方共赢,打造学生实践平台。与此同时,树立大抓基层导向,在镇街、村社等推行“领办项目当团干”机制。丽岙街道团工委兼职委员、瓯海区小蚂蚁公益服务中心团支部书记林世康,集合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慈善义工力量,以“1+1+N”模式打造爱心屋、应急救援队等志愿同行项目。

集聚青年组织,服务中心工作


微信图片_20191225085402.png


        瓯海团区委率先成立区级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有效孵化瓯海区药师志愿者协会、瓯海区行者公益志愿服务中心等8家青年社会组织,常态化联系温州市绿意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瓯海区幸福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30多家志愿服务团队。依托“志愿汇”“青年之家”平台和阵地,做实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广泛动员2.8万名志愿者常态有序参与“五水共治”、治安巡防、纠纷调处、平安宣传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选聘7名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担任“乡村公益特派员”“一对一”结对乡村,落实公益创投资金各5000元,牵头制定“一村一策”,打造“热血青春 筑情梓上”“ 健康进万家 药师志愿行——助力乡村”“泽雅丰源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等品牌活动。

 购买社会服务,实施点单派送


微信图片_20191225085405.png


        推动青少年事务项目纳入区级政府购买服务目录,瓯海区教育局投入38万元购买瓯海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服务,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积极构建有瓯越特色的课程,以适应新课改和满足学生实践活动需要,全年组织1万多名学生参加中学生社会实践;瓯海区委政法委投入约16万元,委托瓯海团区委管理运营瓯海区平安综合体社会帮扶中心,为来信、来访、来诉、来调当事人中的弱势困难群体以及重点青少年等提供经济救助、就业指导、事项代跑代办、心理咨询等个性帮扶,已累计接案122例。同时,积极开展共青团购买青

        少年服务实践探索,舍得真金白银,依需购买服务,聚焦重点青少年有效帮扶、“亲青恋”青年交友联谊、乡村特派员公益创投、重点赛会志愿服务等10个项目,其中,派送“红领巾学院”公益课堂、“流动少年宫”下基层、公益研学夏(冬)令营培训等130多场给社区、村,服务青少年5850人次。

                                                      通讯员:陈王方 何忠候

      新闻链接:http://m.wzrbw.cmstop.cn/p/113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