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欧亚财团“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系列讲座②郑俊坤:

发表时间:2021-10-14 来源: 浏览量:

10月13日,我校承办的“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系列讲座第二讲在综合楼1803会议室举行。本次讲座由日本明治大学荣誉教授、欧亚财团(from Asia)首席专家郑俊坤教授做线上主讲,题为“当代形势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意义”。讲座由教学督导处(教师发展中心)王海晨教授主持、田景教授同声翻译。

        郑俊坤教授在讲座中,围绕“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从汉语言“人”字的字形本意切入,层层递进,展开对构建共同体必要性和意义的剖解。他提出共同体应从“时(时间)、空(空间)、人(间)”三个汉语组词视角去察考分析。“时”,代表着无限的过去与未来的连接,既包括“逝者”,也包括“未来者”;“空”,不只代表个人的生活空间,还包括家庭、学校、国家、地球,乃至宇宙;“人”,不只指代一个人,也包括地球上的78亿人。在他看来,中国汉字“人”,超越了日韩英等所有文字,精准地诠释了“人”作为人类整体的重要性和意义。

微信图片_20211014150608.jpg

        近年来,很多国家,尤其是中国率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关于未来如何接受并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郑俊坤教授提出,一是每个人要放下偏见,撇开脑海中固有的知识与观点,要以更加包容的眼光和情怀去看待万事万物;二是抛开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以多样性的眼光,脚踏实地地书写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故事。

        最后,郑俊坤教授还引用了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李普塞特(Seymour Martin Lipset)说过的一句名言:“只了解一个国家的人,实际上连这一个国家也不了解(Those who only know one country know no country)”,来鼓励我校青年学生关注周围乃至整个世界,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思维,树立人类责任感,思考如何克服当今世界面临的困难(如疾病、贫穷、战争、犯罪、环境污染等),最终推动并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