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安防

掌上温州客户端:我从基层来 民声上两会丨胡伟国:建立贯穿青少年学生生涯的心理成长档案并加强医校联动

发表时间:2022-04-12 来源: 浏览量:

市政协委员、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伟国:


微信图片_20220412171236.png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少年心理疾病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温高校近年来出现危机事件的频率也逐年增高,学生自杀等极端事件偶有发生。相当一部发生极端案例的主体是进入大学前就有心理疾病史但是进入大学后未被及时发现,未被列为重点关注库的学生。

在温各高校在大一新生入校后均有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并为所有入学新生建立心理成长档案。然而,有心理疾病史的同学害怕老师同学知道,往往在做测试的时候会规避一些问题,导致测不出其真实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也没有学生往年心理成长档案可查,导致这类学生在大学没有被重点关注到。

同时,部分大学生有在校外精神专科医院治疗的经历,但是由于医校信息的不畅通,使得学校未能及时关注到这类学生,未能及时干预、预警、避免危机事件发生。

“心理成长档案”属于专业档案的一种类型,它是对个体心理发展状况、心理测量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心理自我表达等材料的集中保存。如果学生有一本伴随他求学过程的心理成长档案可供高校在其入学时查阅,并且医疗系统在不违背保密条例的情况下及时将学生信息反馈给学生所在学校,这样高校就能对学生及时监管,从而从源头上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

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教育系统层面建立贯穿青少年学习生涯的心理成长档案并规范管理。从小学阶段开始为学生建立贯穿整个学习生涯的心理成长档案。通过班主任及专业心理老师记录学生成长经历、家庭变化、心理特征、负性生活事件,动态记录学生的成长经历、个性品质及心理健康状况,并且档案随着学生的升学进入高一级别学校。心理老师与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保证信息的沟通,对有精神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转介至精神卫生中心治疗,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跟踪访谈,个案咨询,对大部分正常学生给予一定的心理指导,增强其自身的认知和防御系统的能力。

同时,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由专人管理并建立详细的审核查阅制度,并做好记录。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懂得档案知识,又要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遵循保密原则,对学生心理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装,存放在档案柜中,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份完整的心理成长记录。

二、医疗系统层面建立医校互通的信息平台打通医校信息共享壁垒。由市卫健委牵头联动全市精神专科医院共同建立全市医校互通的学生心理信息平台,打通信息共享壁垒。在不违背保密原则的情况下,全市大中小学生在精神专科医院就诊时遇到有自杀风险或是严重心理疾病的情况,应将信息报备至医校互通信息平台,平台及时反馈给相关学校,以便学校对这些学生加强关注,及时预警、干预,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同时,在医院有需求的情况下,学校也可以将学生心理成长档案调给医院,以便医生能够根据学生心理成长档案更加精准的判断学生的心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