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反诈漫画太有代入感了!以后我遇到客服退款诈骗,就知道怎么应对了!”课间时分,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正热烈讨论创意设计学院公众号“艺启AI反诈”最新推出的法治系列漫画。原本枯燥的法律知识,在数字艺术赋能下,化身生动的“法治代言人”,以更新颖、更直观的方式走入学生生活,引发广泛共鸣。
这一场景是安防学院“红立方”党员先锋工作室推进“法艺融创”党建联建实践的生动缩影。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构建“党建引领、资源共享、法治共建”的育人格局,工作室联合浙江聚祺律师事务所,打造“法艺融创”共建平台,推动法治宣传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一条“党建引育有魂、法治融合有道、美育浸润有声”的法治教育新路径。
固"根"强基:构建"法治双支撑",筑牢育人组织体系
工作室创新建立“法治双支撑”协同育人机制,实现组织架构的双重保障。一方面通过竞聘机制培育学生法治委员,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形成"学生自主服务"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引入浙江聚祺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力量,搭建"校外法治辅导员"制度,提供"律师专业指导"的外部支撑。这一"内外结合、双轨并行"的机制设计,推动法治力量直达基层班级。

工作室还联合瓯海区委政法委、法学会、反诈中心等单位,开展"法治筑防线?安全助成长"主题宣讲,特邀国家一级人力资源师、瑞安市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王丽伟,温州市最美反诈人、瓯海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刘昱洲等专家,结合"诈骗罪、帮信罪"等真实案例深度剖析,切实增强学生法治防护能力。

育"茎"生枝:打造"法治IP工坊",创新内容转化路径
立足设计专业特色,工作室打造“法治IP工坊”,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具象、可传播的"法治IP",推动普法内容创意转化。学生们将法律条文变成“表情包”“AI漫画”等可传播产品,积极构建“AI普法数字人”,让法治宣传“活”起来。法治委员借助这些作品开展情景化普法,实现德育与美育双赢。

目前,"'艺'起普法"系列活动已覆盖约1600人次,协助化解矛盾纠纷90余起,举办活动50余场,产出安全主题海报、短视频等创意作品76件,成功推动学生从“被动受教”向“主动创法”转变。
繁"叶"成荫:营造"浸润式生态",实现育人常态长效
为打破节点化普法局限,工作室搭建"法治微剧场"(普法情景剧)、"法律能量站"(专题讲座)、"法治会客厅"(驻校咨询)三大平台,定期举办法治知识竞答、消防文创作品征集、安全主题视频图文创作等系列活动,推动法治教育常态化、浸润化。

工作室构建"创作—服务—成长"良性育人循环,实现知识内化、能力提升、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并定期组织学生协助律师团队开展实地普法志愿服务,在服务中深化法律理解,在创作中提升专业能力,实现法治素养与专业发展的"共生共长"。
从“法治双支撑”的机制之根,到“IP工坊”的创意之茎,再到“常态浸润”的生态之叶,“红立方”党员先锋工作室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育人闭环。这一“法艺融创”的有益探索,为破解高校法治教育形式化、单向化等问题提供了“安防思路”,也为兄弟院校开展思政与专业融合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原文链接:http://wap.cztv.com/articles/index.html?pubId=261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