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一天课,一想到漂亮温暖的寝室楼,就恨不得像小燕子一样飞回去!”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宋豫川一边走进“燕生楼”,一边感叹。这急切归家的心情,得益于室内艺术设计专业的徐秋雨老师和她带领的“禾几2工作室”同学们的精心设计。
原本“燕生楼”的门厅普通平凡,还在渐渐变得陈旧乏味。但经过改造的门厅,呈现经典的蒙德里安“红黄蓝”配色,线条与形状的巧妙分割与组合,搭配“安然生活,燕燕于飞”的家燕归巢设计理念,充满温度与新意。
回想起当初的情景,徐秋雨依然记忆犹新:在得知学校要对各公寓门厅进行改造的消息后,她马上想到,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多么难得的活动平台,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项目!她主动带领学生,围绕校训、校风、学校教育理念与发展愿景,组织“禾几2工作室”的十余名学生们深入了解场地需求和每幢寝室楼名背后的文化,几易其稿,最终设计方案在众多候选作品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与采纳。
“燕生楼”寝室门厅改造方案
在暑期期间,她带领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从设计到落地的全过程,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融进“知校、爱校、荣校”的德育教育,在寝室楼的门厅设计改造中充分展示了学生们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成功实现了从“课程作业”到“现实空间”的转化。
“禾几2工作室”成员马澄莹同学深有感触地说:“在和伙伴们头脑风暴、反复讨论,和施工队沟通协作、反复校对的过程中,我们既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更在团队合作中锻炼了沟通协调与项目管理能力。在亲眼见到自己设计的项目在学校落地的那一刻,真的很感动,特别开心!”
在创意设计学院,类似“禾几2工作室”这样以真实项目开展教学,已成为常态。仅室内设计专业就设有6个工作室,分别承担着不同的社会服务项目,实现了校内课堂与社会课堂的大融合。如邓妍和冯娜辉两位老师带领的“術芽设计工作室”,就是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特殊需求,侧重社区空间的“微改造”。在蒲鞋市芳园社区,她们带领学生们重新规划了空间布局,增设无障碍通道、智能健康监测站以及专为老年人设计的休闲交流区。在项目中感知从“住有所居”到“住享乐居”的美好生活,体会“以专业技能为民生幸福加码”的设计师职责与使命。在另一个围绕真实化项目衍生的作品《康养老年安居空间改造》,更是获得2024年浙江省教学能力大赛省赛三等奖。
蒲鞋市芳园社区老年化项目改造方案
创意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专业的“工作室育人”模式,不仅仅停留在专业教学,更追求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近年来,在各类专业赛事中,如全国院校室内设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环境设计大赛等,专业学生累计荣获21项国家级赛事荣誉、57项省市级荣誉,育人培养成效显著。学院不仅仅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设计服务,更为当地培养一批批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在温州防疫馆、城市阳台菁英港湾、海坛广场、燎原小学的改造提升中,都出现了室内设计专业学子的身影,做到热爱温州、立足温州,用设计力量服务地方发展。
全国院校室内设计技能大赛
每当夜幕降临,工作室的灯光依旧明亮,这里不仅教设计,更教导学生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在失败中汲取力量,如何在成功中保持谦逊。在专业教学上要求严格的老师们,坚持“严爱相济”,每当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创业上有任何难题,来到工作室,他们都会事无巨细耐心解答,专业组一共9名老师,个个都获得过“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2023届毕业生谢尚锟返校时回忆:“很怀念也很感谢无数个有工作室同伴们和老师们相伴的夜晚,这里不仅有汗水与泪水交织的奋斗记忆,更有那些与老师、同学间深厚的情谊,它们让我在追梦的路上,从未感到孤单。”
原文链接:https://wap.cztv.com/articles/index.html?pubId=2361603